贵州省松桃民族中学 “321”教学模式行动研究方案
编辑发布:web 时间:2022/7/1 15:56:37 访问量:3202 评论条:
在实施“新课程,新教材,新高考”改革过程中,根据贵州省教育厅的要求和《铜仁市教育局关于印发<铜仁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(试行)>的通知》和《铜仁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(试行)》的文件精神,我校对课堂教学做了一些探索,为了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,适应新时代的需要,经校委会研究决定,对我校“321”教学模式进行修订。力求课堂更优质、更有效,特制定本行动研究方案。
一、“321”教学模式的内涵。
“3”是指课前师生准备“一学二备三要求”:
一学:课本内容, 完成预习学案;
二备:集体备课,达成共识;二次备课,形成个案;
三要求:手写教案,课件,学练案。
“2”是指课堂教学推进的“两个环节六步骤”:
第一环节是指三个步骤:师授(讨论质疑)→生议(交流发言)→师拨(答疑点拨)
第二环节是指三个步骤:生练(课堂练案)→展示(成果展示)→师评(提炼点评)。
“1”是指一份“学练案”:
整个教学全程所用的“学案”、“练案”与“课后作业”二案一作业的“学练案”。让学生学预习有“预习学案”、课堂练有“课堂练案”,让课后教师跟踪、学生巩固有“课后作业”。
二、“321”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
1.教师要转变观念,与时俱进。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和精心二次备课。提高课堂的有效性,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。
2、编好、用好“学练案”
(1)“学练案”的编制要符合新课标要求,“学练案”的主要内容包括本节课“课堂练案”、本节课的“课后作业”和下节课预习的“预习学案”;要充分体现本节课的知识的“重难点”和下节课知识的“重点”。按“321”教学模式的要求,体现校本化,凸显个性化,突出发展性。设计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。
(2)确保每节课后分发下一节课的“学练案”,确保下一节课前收齐上一节课的“学练案”,并对其中的“课后作业”和“自主学案”进行批阅,了解上节课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下一节课的预习情况。
3、课堂注重“三量”。按新课程的要求,精心设计,确保课堂容量大、思维量大、训练量大;每节课的容量和强度都要达到学生能够承受的最大限度。
4、当堂过关、强化落实、注重整理。当堂内容要当堂落实,每节课都要清出底子。课后要跟上过关的“课后作业”,把知识和能力落实到学生身上作为唯一目标。
5、疑难点拨。问题解决到位,注重基本概念、规律和方法认知过程。点拨学生讨论和展示解决不了的问题。指导学法,注重规律总结。
三、“321”教学模式的教学环节
1、新授(讨论质疑)→生议(交流发言)→师拨(答疑点拨)。
教师通过对“预习学案”的批阅,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,结合本班实际,通过教师授课后,让学生交流发言,然后教师有针对性的点拨本节课学生预习的疑惑。
2、生练(课堂练习)→展示(成果展示)→师评(提炼点评)。
学生通过对“课堂练案”完成,教师在巡视课堂作业中及时找到学生完成的亮点与不足,进行点评。
四、“321”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
1、课前准备。按照《贵州省松桃民族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方案》的要求有准备的积极参加集体备课(做到“三为主”“三备”“四定”“四有”),集体备课是教师对整个单元教学的过程的整体规划,好坏决定二次备课的质量,直接影响课堂的效果。准备有四要求:
(1)学习教材、深入钻研课程标准,要达到 “三熟”,熟练掌握该课的知识与课程标准对该节课的要求,熟知该课的背景材料及相关知识,熟知该课内容在单元知识结构中的位置、地位与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学习难点。
(2)根据集体备课达成的共识,进行二次备课。设计出适合所任班级的教学设计和PPT课件,并且能体现发展核心素养的学习过程。
(3)预设课堂结构,进行学法指导。
(4)达标检测。设计出预习学案、课堂练案、课后作业三层目标的学练案。
2、预习学案。这一环节是学生自主预习后的自我测试。题要难易适中,题量适中。既适合学生实际,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便于学生提出问题。重点是学生的“问题”,学生能通过检测,巩固自学的知识,同时提出不懂或有必要继续探究的问题。
3、互动讨论。学生交流发言,教师点拨,是师生互动、生生交流的过程。学生把自测中所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教师授课后,仍然迷惑不清晰的重难点,通过交流发言,教师点拨。让学生对难以解决的问题找到的方法。
4、课堂练案。这是学生课堂所学的再次落实。面对全体学生,通过训练落实本节课的最低底线的知识与能力要求,并给优秀学生适量选做题。特点是题量小,5至8分钟内完成任务。
5、成果展示。即学生分享学习成果、相互激励的过程。这主要是给学生一个展示与及时纠错的平台,使学生既获得成功的体验与快乐,又能让学生吸收失败的经验,同时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锻炼。重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。
6、提炼点评。这是教师最精彩的活动。教师用精当的语言及时进行点评与精讲。其目的有四:一是肯定学生研究的成果,并指出其独特之处,与研究中的不足;二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;三是精讲难点、重点,为学生示范;四是为学生构建知识结构体系。
8、温习拓展。是学生学习升华的重要一环。在这个环节中,学生每天必做三件事,一是独立完成作业“课后作业”;二是温习所学内容,记录当天出的错误;三是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并完成“预习学案”。其关键是引导学生自己对自己学习时间的管理,保证学生有自己支配的时间。教师精选“课后作业”和“预习学案”,控制作业量,及时“批阅” 是关键所在。
五、实施“321”课堂教学模式“三落实”
1、“三落实”
课前落实。教师落实集体备课,达成共识;二次备课,形成个案(手写教案和PPT课件),批阅上一节课的“课后练习”和下一节课的预习学案。
课中落实。教师以疑定教,在学生自主预习,完成预习学案基础上,课堂中通过教师师授、学生交流、教师点拨等手段进行学习。以练定教,落实点是在每节课用5--8分钟的时间当堂检测,达成本节课的目标。本课的目标是指最低目标,要求全班100%以上的学生都能达到。“学练案”由备课组统一研制,统一标准,随堂使用。
课后落实。是学生课后的温习与拓展。内容有三,一是学生独立、限时完成课后作业。落实点是学生当天按时交作业教师按时批改,下一节课之前“学练案”回到学生手上。二是学生晚上定时回顾当天课堂所学内容,重做错题,对尚未清楚的内容,当天与同学讨论或寻问教师。三是教师辅导落实。教师及时评阅学生作业,发现学生的问题。落实点是对个别学生进行面批、面改,达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目的。
2、管理夯实“三落实”
“三落实”是一种习惯,形成这种习惯不易,坚持这种习惯更难,谁能坚持,谁就能达成自己的目标,实现自己的理想,这就是习惯决定一切。年级部对年级的管理,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到位是保证“三落实”的落实,形成“三落实”习惯的重要保障。
年级部管理重点有三:一是培训全体教师理解“三落实”的理念,督促集体备课如实开展;二是协调各科的学习时间与作业总量。作业量:如语文、英语各20分钟左右,数学30分钟左右,综合科各15分钟左右。自习课不许占用,晚自习只准个别辅导,不许讲课,从时间上保证学生自清和预习第二天上课的内容;三是抓好教师教学设计和PPT课件,保证教师课课清,为学生树立榜样。
班主任管理要重在营造“三落实”的氛围,设立小组长,以小组长为“三落实”核心,建立好学习小组,日日检查、督促以小组为单位的“三落实”,及时向年级部与任科教师反馈“三落实”的情况。
六、“321”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
1、课堂评价的二看:
一看教师是否有效使用“学练案”和课堂的“两环节六步骤”都达高效。二看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全体学生的学习状态。
2、学生评价的三看。一看“预习学案”的完成情况;二看“课堂练案”的针对性和合理性;三看“课后作业”完成率与巩固率。
3、评价教师的四看:
一看课中是否坚持了“集体备课,达成共识;二次备课,形成个案”。二看是否依据“321”教学模式备课、上课。三看是否体现了发展核心素养的编排途径。四看教学是否达标、课后反思总结。
4、设立教师反思制。教师每周一次课堂教学反思(问题——原因——措施)。
八、组织与领导
学校成立领导小组,负责检查、督促各备课组落实“321”课堂教学模式的情况。并对实施过程进行指导和评价。